上海如何去伊豆

滑漂钓鲫鱼用海夕伊豆?

滑漂钓鲫鱼用海夕伊豆?

1、海夕:海夕的特点是钩条略细、钩门宽、钩柄长、钩尖内敛,优点是鱼易吞食钩饵且不易跑鱼,缺点是钓到大个体鱼时易被拉变形。
2、伊豆:伊豆的特点是钩条适中、钩门窄、钩柄长、钩尖与钩条相错5度,优点是中鱼率高,缺点是提竿时易拉豁鱼唇且易缠绕子线。
综上所述,海夕和伊豆都是野钓最常用的钩型,其中海夕的优点是便于鱼吞食钩饵,而伊豆的优点则是强度高且中鱼率高,若单纯钓鲫鱼海夕往往比伊豆有优势,但伊豆更适合在鱼情复杂的水域作钓。

上海和东京哪个城市更大?

上海大。
上海全市土地面积为6340.5平方公里,南北长约120公里,东西宽约100公里。境内辖有崇明、长兴、横沙3个岛屿。东京下辖23个特别区、27个市、5个町、8个村以及伊豆群岛和小笠原群岛,总面积2155平方公里,人口约1178万,所以当然是上海大。

小嘴鱼是什么鱼?

最好吃的鱼之一,是七日鲜,身扁平,属比目鱼或鲽鱼科。鲽鱼种类甚多,眼睛的方向不同,也叫成左口或右口。体积也各异,大西洋中抓到的,可达十二尺长,身重一百五十公斤,当成刺身,可分给一千人吃。
七日鲜已被我们吃得快要绝种,剩下的还有方脷,也极稀少。在市场中出现时,小贩叫住倪匡兄来买,吃鱼专家的他,叫小贩把鱼翻过肚子来看,是洁白带粉红色的才是正货,如果看到的是带有黑斑的,蒸出来后会发现肉质粗糙,并且有渣滓,故看鱼,也要有慧眼。
倪匡兄一生吃鱼无数,几十年前我们到「北园」,大厨钟锦前来,说有一尾青衣,要还是不要?倪匡兄皱起眉头:「杂鱼嘛,怎吃?」
当今这些普通的珊瑚鱼也已经是宝贝了,就像平民也能选中当总统,古时之皇帝皇后一个个地消失。海洋的污染是最大的原因,另外的正如环保广告所说「不要购买,就没有杀戮」,我们当然也不鼓励吃,要谈的是一些控制捕捞的鱼,食之不尽,身为贵族的。
到日本料理店,当今大家都知道卖得最贵的是KINKI喜知次,产于北海道,天气开始冷,肥油就长出来,全身脂肪时最美味,翅边还带有半透明的胶质物,香滑无比。
刚刚捕捞时才可当刺身,冷冻后只能「煮付NITSUKE」了。这是日本吃鱼的一种方式,用豉油、姜丝、牛蒡、香菇和大量清酒把鱼从生煮到熟,最适当时收火,你就会发现除了刺身之外,煮熟的鱼用这种方法最好,高手做起来,不逊我们的蒸鱼。
时间控制是数十年的功力,学来不易,我的改良版本是在锅中放清水、清酒、豉油、一点点的糖和姜片一起煮滚,这时将洗净的鱼放了进去,肉一刚熟,即食,边煮边吃,虽然扮相不佳,但不失为最美味的吃法之一。
喜知次是东京人爱吃,大阪人则把「喉黑NODOKURO」当宝,这种鱼很容易认出,翻开鱼腮就能看到里面的颜色全黑,故称之。和喜知次一样,也是全身脂肪,新鲜时可当刺身,多数是撒盐后烧烤。
除了这三种,日本还有一位贵族叫「金目鲷KINMETAI」,栖身于五百米的深海,捕捉到当天吃的叫「地金目鲷」,全身通红,五月下旬的最肥,伊豆稻取区产的已成名牌,叫「稻取金目KINMEI」,有缘见到请即买即吃,天下美味也。
我们的年代较为幸福,奇珍异种的鱼吃得较多,当年也没人反对,只要有钱就能买到。不鼓吹,只当成一个记录:
在日本吃到的「天皇」还是蓝鳍吞拿,全身甜美,不必只吃肚腩。当年老饕还嫌TORO太肥,只是吃其他部份,颜色较深,叫为MAGORO。当自己是专家的人,看到MAGORO怕怕,以为是劣货,他们还没有吃过真正日本海附近捕捞的,当然不知其美。印度和西班牙的金枪鱼,除了腹部之外肉质粗糙不堪,又毫无甜味,只能当罐头卖了。
六十年代开始,香港人最崇拜的是老鼠斑。白色,身上有黑色的斑点,嘴巴向上翘,有点像老鼠的,故称之。经七十年代的经济起飞,再贵也有人买,结果你知道的啦,当然是吃得濒临绝种。当今在西贡或鲤鱼门的海鲜档中还能找到,卖为天价,但也不是正宗,品种相似而已,来自菲律宾,慕名而来者该死,吃不出味道,不必同情他们。
真正的老鼠斑,来自南沙群岛,倪匡兄这么形容:「肉质纤细,带着一股清新的味道,像沉香。」
近年在友人家中吃到的,据说也是东沙的老鼠斑,肉质是不错,但哪里有那种倪匡兄所说的气味呢。
早年到北京或上海菜馆,菜单上必有鲥鱼,四季都能吃到,冻僵了运过来,但也是天下美味的,并不属于海鲜,而是生长在咸淡水交界,富春江出的鲥鱼最为出名了。
当今也被我们吃光,餐厅里的鲥鱼,多是南洋的品种,或者是珠江三角洲的三赖假扮的,卖得也很贵,大家吃得津津有味,倪匡则认为那是腥味,不是香味。
只有往河里找了,我们一齐去了马来西亚,这种野生河鱼还是极多的,也不必吃甚么忘不了之类的贵鱼,最普通的丁加兰、巴丁等也已经很美味,肚边的那层脂肪厚得不得了,是从河中跳跃而起,吃河边树上的果实。
张爱玲说人生恨事之一,是鲥鱼多骨,请倪匡兄形容这种马来西亚的河鱼,他说:「比鲥鱼的香气更重,肉质更细更肥,但除了中间脊骨之外,并没细骨。」
喜知次的洋名叫「大手刺头BIGHAND THRONYHEAD」,也许在欧美也能找到,但说鱼再肥美,不会煮不行。还是我们清蒸的技巧最高,不像洋人那样煎烤,又挤大量柠檬汁才能完成,这是当时吃到的鱼多腐烂,只有用柠檬汁来遮羞,遗留下来的坏习惯,再改也改不了。
我们的蒸鱼要蒸到鱼肉刚刚好黐在鱼头,从前老饕一看厨子把鱼蒸得过熟,就要翻桌子骂人,把好好一条鱼糟蹋掉了。
蒸鱼本事高的有流浮山的「海湾」,老板肥妹姐一有野生黄脚鱲就会打电话来,我们一群人即去品尝,黄脚鱲在厨房中蒸出来的香味,坐在餐厅中都能够闻到。一碟鱼捧出,有大有小,但蒸得每一条的火候都刚刚好,这时感到不只鱼是皇亲国戚,我们也是贵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