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中药起反作用是怎么回事

为什么不懂炮制和配伍使用中草药就可能发生中毒等伤害?

为什么不懂炮制和配伍使用中草药就可能发生中毒等伤害?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欢迎关注!
中药炮制和配伍是中药使用过程中最要的两大问题。首先,中药必须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经过一定的加工才可用于临床, 其加工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中药的炮制, 其不仅可以减轻或消除药物本身的毒性, 还可增强中药的疗效。
炮制又是一门大学问。炮制方法有炒制法、煅制法、烘焙法、去油制霜法、米炒法、酒炙、醋炙、蜜炙、水制去毒等。比如,炮制过的川乌、草乌、附片等药物所含的有毒成分乌头碱水解为乌头原碱,毒副作用大大降低甚至消解。
《本草中华》和《本草中国》两部纪录片中中药炮制过程有大量的影片记录,会让你有更深刻的感受,不妨看看~
再者,中药的使用往往是复方,很少有单方,这就体现了中药配伍的重要性。食物都有“相生相克”,况且是中药呢!
《本经·序例》的“七情”中有“勿用相恶、相反者”的论述, 这是后世中药配伍禁忌的基本依据。“十八反”、“十九畏”是古今医家临床用药配伍禁忌的核心内容, 历代本草著作多有记载, 具体内容略有出入。
张子和《儒门事亲》中记载:“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及攻乌。藻戟遂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意思是说,乌头类药物包括川乌、草乌、附子, 均不宜与半夏、瓜蒌、贝母、白蒌、白及配伍使用;甘草与海藻、大戟、甘遂、芫花配伍使用药性相反;诸参(人参、党参、沙参、玄参、苦参、丹参)辛(细辛)芍(赤芍白芍)与藜芦相背。
这仅仅是中药配伍的一小点知识,还有更多更深的学问!
所以,不懂炮制和配伍使用中草药就可能发生中毒等伤害!中药一定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应用于防治疾病的药物,是不可乱用的!!!
参考资料:蔡全莒.浅谈中药炮制品对临床疗效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0):233.
康桥.中药炮制方法与降低中药毒副作用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86):254 256.
邹素娇.中药炮制减毒方法及原理[J].亚太传统医药,2015,11(05):51-52.
龙扬.中药炮制减毒方法及原理[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23):134-135.
王红英.中药处方中反药配伍宜忌[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9,17(02):102-103.

中药十八反药同用案例实践有哪些?

中药“十八反”,在临床上是否真正起到了相反的作用?这一相反作用是从哪方面表现出来的?是根据它的毒性反应,还是疗效的高低来评价的?是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还是从临床治疗经验中验证的?
从古至今从未见到这方面的历史资料。仅凭“十八反歌”就成为中药配伍的禁忌令!如用药违背了“十八反”歌诀,就会受到耻笑、批评,甚而侮辱等。如此不成文,又无科学根据的“口诀”,竟然成了中药学的禁忌令。如此重要而又涉及中医药学科学理论问题的大事,怎能让一些流言蜚语来约束我们的科学行动呢?
虽有先知提出要平“十八反”的反,但从未见到反应。况且古今名方均以“反药”配伍却治愈了疑难病的例证是太多了。
如汉代医圣张仲景《金匮要略·痰饮篇》之“甘遂半夏汤”甘遂与甘草同用;《腹满寒疝篇》中乌头、半夏同用。唐代孙思邈《干金方》中“反药”处方数十方之多。如乌头与半夏,大戟、芫花、甘遂与甘草同用,人参与藜芦同用等。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许多方中半夏与乌头同用;金代李东垣之“散肿溃坚汤”海藻与甘草同用;元代朱丹溪之“莲心散”海藻、甘草同用;明代吴琨《医方考》 “通顶散”中人参、细辛与藜芦同用等。不胜枚举。
金、元以后已有了“十八反”歌,用“反药”的大有人在,并无人评说其好、坏、对、错,而却对当今用“反药”治好了疑难病的医者给以指责、批评,不知批评的是“反药”还是批评用“反药”治好了疑难病的医者!批评的是用“反药”治好了病,还是治坏了病?
在此提个问题:当今对“十八反”有实验研究吗?“十八反”的“反药”是“毒”还是“疗效”?只有将这些问题搞清楚,才能指导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