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病人为啥需要医生复查

因为良性乙状结肠息肉管状腺瘤住院做了手术,肠胃镜一般多久复查?

因为良性乙状结肠息肉管状腺瘤住院做了手术,肠胃镜一般多久复查?

结肠息肉是结肠黏膜向肠腔内突出或者隆起性生长的一种增生性病变,大多数都是良性的。结肠息肉从组织病理上通常分为腺瘤性息肉(管状、绒毛状及管状绒毛状腺瘤)、炎症性息肉、错构瘤性息肉、化生性息肉及粘膜肥大赘生物等类型。
大肠息肉多发生在乙状结肠及直肠部位,可以是单发,也可以是多发,大小不一,有的有蒂,有的无蒂,成人大肠息肉多为腺瘤样息肉,腺瘤直径超过2cm时恶变的风险较大,大肠息肉一般情况下没有明显的症状,常在发生慢性腹泻、黏液、脓血便或便血等明显症状时才被发现。
对有蒂的结肠息肉常采用内镜下可摘除或圈套蒂切除治疗,如果大小超过1 cm而完整摘除困难或者广蒂的息肉,先行活检排除癌变可能后再通过手术完整摘除。如果有癌变时要根据瘤变范围选择局部肠壁或肠切除手术治疗。
乙状结肠管状腺瘤息肉是腺瘤样息肉的一种类型,也是可以复发或再次发生的肠息肉,手术后如果没有任何异常症状,可以在半年后复查肠镜,看看是否反复或者重新发生息肉,如果没有新的息肉发生,以后可以一年复查一次肠镜。另外,在患有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慢性肠道疾病时应该应用药物维持治疗,根据是否发生腹痛腹泻症状等具体情况灵活选择复查肠镜时间。
关注天天医学,了解更多健康知识,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谢谢阅读!

肿瘤患者查“血常规”,究竟有什么用?

主要有以下几个用处:
第一:识别感染
肿瘤患者抵抗力低下,易发生感染。无论是细菌感染、病毒感染还是混合型感染,在血常规里都能看出蛛丝马迹。除了白细胞、粒细胞外,还可以通过血常规进行下一步涂片,判断感染,对症下药。
第二:识别贫血
无论是哪个部位的贫血,治疗期间都有可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贫血。而轻度贫血需要积极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中重度贫血是需要药物治疗或者其他手段介入。这一切,血常规里的血红蛋白、红细胞等指标,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三:评估疗效
一般来讲,治疗效果能从最基本的常规中察觉一二,尤其是血液系统肿瘤的患者。举个例子,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一般是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三系减少,治疗前血常规能预判疾病程度,治疗中和治疗后能通过三系细胞数量及形态判定疗效。
以上几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