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财务素养有什么建议

想考会计研究生,有什么好建议吗?

想考会计研究生,有什么好建议吗?

我不太清楚题主是从什么渠道得知的专业型硕士要比学术型硕士难考的消息,但是我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单论应试难度的话,学术型硕士的难度应该是很大的。
会计专业的学术型硕士需要考数学三,数学三的内容是微积分,线性代数和数理统计,既然是财务管理专业,那么这三门课程应该是大一大二的必修课,如果你在校期间掌握的不错,那么就可以尝试一下学术型硕士。
下面我来具体给你介绍一下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的优缺点,你可以结合自身的条件来判断自己究竟是选择学术性还是选择专业性。有说的不对的地方欢迎提出。
首先,我要先更正一个误区:学术型和专业型没什么区别,只要考上硕士就行。
这个观点也是我的许多学长学姐的普遍看法,相当多的人一看到学术型硕士报考的人数少就一哄而上,结果往往不尽如意。
学术型硕士,主要偏向于学术研究,在研究生期间所使用的教材也往往是重理论而轻实践的,简单来说,学术型硕士今后只会供给打算继续读博士的学术型人才做中间跳板用。
在这一方面国家已经作出了相当大的调整,比如增加专业型硕士的名额,减少学术型硕士的名额等等,所以在考研究生之前,先想好自己的未来道路规划,如果比较喜欢学术氛围浓郁的环境,并且有考取博士的意愿的话,那么考取学术型硕士是最为理想的。
而什么是专业型硕士呢?其实就是培养专业性强的社会紧缺的人才。
这一点从专业硕士的学制也可以看得出来,专业型学制只有两年,而学硕有三年,对于已经经过本科阶段的学习,具备进入社会的能力的人而言,这一年的学制差别是很大的。
早一年进入社会,就意味着多一年的社会历练。
了解完两者的区别,我再来说一下所谓的学硕专硕难究竟难在哪里。
学硕考试的科目是政治,英语,数学三,加上专业课。
政治、外语各100分,数学和专业课各150分,总分合计500分。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学术型硕士中的专业课部分各个学校所出的题目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在考试之前需要先学习历年你心仪的高校的教材。
在学硕中,难度最大的应该是数学。
而偏偏数学所占的分值又是150分,而且考研和高考不同,考研的各科分数如果没有到达国家标准线的话,那么其他科目再高也是没有用的。
这也是我所接触到的历年考研生失败的最重要原因——严重的偏科。
如果题主没有偏科现象,数学的基础也比较扎实的话,那么报考学硕的优势是很大的。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现在许多高校都会将相当一部分的学硕名额留给本校学生作为保研资格。
保研比例各个高校不尽相同,但是大致是四比六左右,这也就导致了许多热门专业竞争压力非常之大,好多成绩很优秀的同学因此没能进入心仪的大学。
而专硕的难度主要在人数竞争方面。
专硕的名额比例越来越大,报考的人数也越来越多,好多人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备战专硕,而专硕的考试科目又是统一命卷,只考一个管理类联考加上英语二。
管理类联考的内容是逻辑,数学加写作,这其中的数学难度最难的也不过是高中难度,虽然题量大,但比起学硕的数学三还是简单许多,而英语二的难度介于英语四六级之间。
种种原因导致了在初试阶段入选的人数非常之多,所以造成了看上去专业硕士竞争非常之大的现象。
但是仔细一想大家就会明白,初试阶段刷不下来人,在复试阶段各个高校肯定会刷下大部分的学生。
复试阶段考试科目是政治和专业课,由各高校自主命题,初试和复试之间留给我们的备考时间很短。这也就导致专硕的备考时间很紧张,大多数人因为初试只考两门所以放松了心情,一不小心就会在复试阶段被刷。
所以个人认为专硕适合备考时间充足,逻辑和英语方面没有大硬伤的同学选择。
某校专硕招生信息
总结下来的话就是:学硕初试难,但只要进了初试就有很大概率被录取。而专硕复试难,就算过了初试,复试还是有很大概率被刷。
说完了这两者的差别,再来说一说目标学校的选择。
说到会计硕士,大家的第一反应应该是中南财大财经政法等等985,211名校。
确实,我接触过的许多备考的学长学姐也都是以这些牛气哄哄的名校作为自己的目标的。
有这样宏大的目标不是不可以,但是我认为大家还是要现实一点。
我知道好多人在网上搜索考研相关的信息时,会看到某某985硕士现身说法,自己如何从三本逆袭到985名校的,这样的例子不是没有,但是,实在是太少见了。
举个例子吧,我所在的学校是某不知名二本院校,学校小的可怜。
我们财经本系的考研人数不足全系学生的15%,而考上的人数更是寥寥无几。大四毕业,大部分学生的首要选择是:考公务员,考事业编,考教师资格证,最后才是考研。
这一点我个人的理解是:学历不行,那就不要再想学历的事,先进入社会再弥补学历缺陷也可以。
这种想法其实也对。毕竟人各有志。
剩下的15%认为,我要弥补高考的失误,决定利用研究生来当跳板,于是开始考研。
但是大约有5%的学生在考研期间放弃了,为什么?
因为他们看到自己的同龄人已经在实习拿着工资了,而长达半年甚至一年的备考时间,对他们而言无疑是场赌注。
剩下的10%,有的没有选好自己的专业,有的定的目标太高,有的准备不充分。
抛去这些人,去年我们学校的研究生,只有一名进入了某985高校。
对了,这个985高校位于边远地区,交通很不方便,所以报考人数少,竞争压力相对小了很多。
我不清楚题主的学校的考研名额,但是我认为不会有太大的差别。
所以,放弃热门学校,转而选择不那么有竞争压力的学校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或者,不那么的执着于985,211,退而求其次,你的心理压力会小很多。
考研只是一个跳板,考上了,对你的人生会有帮助。但是就算考不上,你的人生究竟怎样,还是看你自己的努力。研究生不是一切,你自己的努力才是一切。
那么,面对这样的情况,如果已经下定决心要考研的话,我认为你最起码应该具备以下几点素质。
第一点:坚持。
聪明在现在这个社会,其实并不罕见。
绝顶聪明的人毕竟是少数,而大多数人在智力上的差别实在很小,这些差别完全可以靠个人努力来弥补。最重要的个人努力,就是坚持。
既然去了考研教室,那就收起手机认认真真的做一套模拟试卷,哪怕掌握了一个知识点就是收获。
还有,不要盲目的追求在手机软件上打卡什么的。那个几乎一点用处都没有,软件对你的监督作用还不如一个靠谱的学习伙伴。
第二点:不要心急。在你备考的这段时间里,你的室友可能会出去实习,大四的时候,寝室里基本上没什么人,你会发现几乎所有人都在忙于自己的事情。
这个时候千万别着急,你的人生道路不应该和别人有所比较,每个人的职业规划都不尽相同,考上研究生之后,你有大把的时间来进行道路规划,别在备考的时候因为着急而错失了它。
第三点:提前做好考研失败的准备。
别觉得我丧气。我认为考研失败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我在网上查资料的时候,发现好多人分享自己二战甚至三战的经历,写的是很热血,但是并不一定适用于所有人。
按照普遍的入学年龄来计算,考研的那年,大部分人的年龄是22,23岁,可以说是人生的黄金阶段。
花费这么宝贵的时间来考取研究生,究竟值不值得?
这个问题需要仔细的考虑清楚。
更何况,会计专业,我认为学历作用其实很其次,这几年四大也有不少应届三本进入事务所的例子。
如果你个人能力过关的话,执着于一个研究生学历反而不是明智之举,研究生期间所学的知识,踏入社会后你也可以通过个人努力来获得。
所以建议题主在备战研究生之前,先把毕业必须的证件考下来。
这些证件包括但不限于:英语四级,计算机二级,初级会计证,应试类的考试都会有规律可循,在大三上半学期题主拿到这些证书不算困难,有了证书备考研究生的时候心里也会更踏实一些。
最后,我是税务专业的大二学生,明年的这个时候就要面临研究生的备考。
所以,在这里提前与题主共勉,愿你考取自己心仪的高校,早日登上人生巅峰。

会计专业技能素质问题分析?

会计人员专业素养存在问题
1、会计人员业务素质较差
在我国加入 WTO以后,同时也改变了会计工作的现状,这对会计队伍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WTO规定,成员国或者地区在提高其贸易政策和法规的透明度的时候,同样要保证会计信息的透明性和公开性,这就使得全社会对会计人 员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要求我们必须改变目前会计信息失真、秩序混乱的会计工作状况。与此同时,随着大量的外商不断的融入国内,以及国内许多企业不断走出国门,企业就需要懂得外语、熟悉国内外法律法规的高级会计人员,但是从我国会计人员的情况来看,大多数不符合这样的条件,其业务素质都处于较差的状态,无法达到要求。
2、会计人员的风险意识不强
许多企业的会计人员往往认为只要做好了会计的核算,管理好企业的资金,就可以控制财务风险的产生,这是非常片面的财务行为。例如从融资来看,一定程度的融资是企业解决资金困难的有效办法,但是过度的融资,必将导致企业承担严重的负担,使企业处于两难的境地。现今有许多企业就普遍存在负债资金较高,且资金的结构相当不合理,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往往变成了企业的债务管理,造成其财务负担加重,给财务风险埋下了隐患。
3、会计业务工作不够规范
是领导说了算,会计人员只是按照领导的意思去办事,但是这种行为完全不符合会计工作的基本准则和制度。企业与部门之间,企业与上级企业之间,它们在分配资金管理和使用上存在一定的分歧,出现利益分配不均,权责不明的现象,从而出现管理混乱,造成了资金的使用率大大降低,使资金的流失严重。由此可见,经营者的干预,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会计工作显得随意性较大,影响了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可比性,无法有效的保障企业资金的安全性和完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