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潭柘寺的古老之处

北京门头沟区有哪些塔和寺庙?

北京门头沟区有哪些塔和寺庙?

大家好我是泰国普吉岛宁子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门头沟灵塔16寺庙140多个加上附近的,
北京门头沟潭柘寺塔林: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潭柘寺院外西南,与潭柘寺尽在咫尺。过去,人们碍于“坟地”的传统理念,很少去游览,其实,这是一处绝佳的清幽之地。森森古木,幽幽之地,千年岁月成就的美轮美奂的各式墓塔,仿佛把你带进一个世外桃源。
潭柘寺始建于西晋永嘉元年(公元307年),距今已有1670多年历史,是北京最古老的古寺。潭柘寺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北京地区最早修建的一座寺庙,寺院初名“嘉福寺”,清代康熙皇帝赐名为“岫云寺”,但因寺后有龙潭,山上有柘树,故民间一直称为“潭柘寺”。素有“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的民谚。据寺志记载:潭柘寺外塔林本有四处:一处在寺西莲花峰,上有唐代天宝年间建造的华严和尚塔,峰腰有五代后唐从实禅师和清代恒实源谅律师的墓塔,今已荒废;一在平原村南,葬契丹辽国以前僧侣,今已不存;一在南辛房村与鲁家滩村交界处,曾占地约数十亩,今已废弃;最后一处即现存潭柘寺前上下院塔林,共有砖塔75座,是北京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塔林。其中上塔院28座塔,多为清代高僧墓塔,因不开放,无以观瞻。下塔院47座塔,建造的朝代为金、元、明、清四代。众多的塔墓中其外表形式不一,而内部结构则大同小异 。潭柘寺规模宏大,寺里的僧人多时有四 、五千人,而最少时也有四、五百人,僧人内部管理严密,级别层次分的很清楚,不同地位的僧人死后,所享受的待遇也不同。主持死后可以从正门抬出,大和尚死后要从侧门抬出,下层和尚死后就必须从后门抬出了。大和尚是一人一墓,而塔墓也要根据主人生前的地位高低,在塔的层数,塔的大小,塔的材料等等多方面有着严格的区分,下层和尚死后则合葬在万人塔中。身前身后的世界,其实都是一样的,红尘之外,也概莫能外。
此前,已将比较著名的19座墓塔列章单述,此文则将下院剩余的28座墓塔综述如下:
剩余的塔有6角3檐式塔,还有单檐式塔,其中以单檐居多,其中也不乏大德高僧塔,如信公中孚塔、寿林公塔、桓公塔等。还有覆钵式塔,多为明代塔。特别是有2个锥形小塔,其中1个锥尖已残,像个钟形塔。可谓形态各异,琳琅满目。
3座6角3檐的密檐式塔,分别位于塔林主塔金代广慧通理禅师塔前甬道的西侧第1排东数第5个塔;西侧第2排东数第3个塔和西侧第3排东数第7个塔。
共有19座6角单檐塔,分别位于塔林主塔金代广慧通理禅师塔前甬道的西侧,包括信公中孚塔、寿林公塔、桓公塔等。

代表北京文化特色的场所有什么?

能够代表北京文化的场所我认为是“北京胡同儿”。胡同文化,可能有些人会有疑问:不就是胡同吗?其实不然北京胡同文化是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神韵的。
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北京人易于满足,他们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北京人爱瞧热闹,但是不爱管闲事,北京胡同文化的含义是安分守己,开心享乐等等。可以说胡同文化也是良莠不齐,应该有弘扬,也应该有摒弃。
胡同文化,并不是仅局限于住在胡同内四合院里的人。北京这些年发展很快,很多胡同、四合院消失了,许多人搬进高楼大厦,住上宽敞的公寓,甚至拥有私家别墅,但是胡同文化的传承仍表现在他们的身上。富裕的现代生活,并没有隔绝他们和胡同文化千丝万缕的精神联系。胡同是没落了,失去根源的胡同文化也将没落,不过文化的没落不等于物质的消失。胡同文化会转移、分解、传承到新的载体上。在近向现代文明的旅程中,既要创造新的文化,也要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那么,胡同文化的内涵,哪些该继承,哪些该扬弃,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胡同文化是北京的俗文化。王皮的胡同,狗尾巴胡同,胡同名登不了大雅之堂;下棋、聚酒、遛鸟,胡同的事算不得惊天动地;窝头、萝ト、熬白菜,胡同人这般的易于满足。这些看似俗不可耐的素材经过作家的妙手点化更能突显出北京的文化的精义。
北京建城的历史虽然可以远溯到3000余年前的周初薊城,但今北京城的基址却始于720年前兴建的元大都新城。元初的坊巷胡同制度,历经元、明两代没有大的改变,至清,这种制度仅保留于外城及城关,内城则为八旗所代替,到清末并旗、坊为区,民国以来变了几次,今区下又有地区如厂桥地区、大栅栏地区之类,其他如街巷胡同制度,则相沿未变,只是不断丰富、完善而已。
北京街巷中,称胡同者居多数称街者次之。俗称北京“有名胡同三千六,无名胡同赛牛毛”,此并非夸张,而是基于事实的概括。截至1949年末,北京城区有名的街巷为3074条。其中,胡同1330条,街274条,巷111条,道85条,里71条,路37条。之所以呈此数量,是因为有大批街巷直接以标志物或依据物为名,如称“院”者有115条,称“庙者为68条,称“园”者为57条,称“营”者为55条,称“门”者为55条,称“厂”者为54条,称“寺”者为53条,其它称“井”“桥”“湾”“沿”“坑”者也都各在30条以上。由于胡同是北京街巷的主体,因而习惯把“街”“巷”之类归于胡同,既简化,又符合北京特色。就笼统而称胡同言,说“有名胡同三千六”,应属接近事实。至于“无名胡同赛牛毛”,亦非夸张。北京胡同间隔甚宽,元大都基本是三进大四合院的距离,外城虽远非如此规范,但一般也不是数进小四合院所能占尽,故除临此胡同或背此胡同之四合院外,中间余地建院,必赖小胡同为出入通道。这种情况,外城也是如此。由于存在着大量缩进去的门户,也就产生了大量无名小胡同。此小胡同中或只ー户,或三、五户,名不胜名,故诸多无名小胡同都合于其所出口之有名胡同中。谓其多如牛毛者,就是因为这个缘故。除数量众多外,北京街巷胡同的另一特色是历史悠久。其绝大多数,或始于清,或始于明,或始于元,虽或更改名称,但一般也只是采用同音、谐音之法,因此不难上潮其渊源至清、至明、至元。论其历史,二三百年者并不稀奇,三五百年者所在多有,六七百年者亦非罕见。个别如今宣武区之南线阁、北线阁街,可湖源至已有千年的辽南京燕角楼,法源寺街更可溯源至1300余年前的唐贞观间所建愍忠寺。究街巷胡同格局的肇建、变迁,名称的源起、嬗替及其间的人事沧桑,合而便是一部丰富、生动的北京历史。
独立而言,也多具时代与历史印迹,有许多掌故。如此广范国、大群体地历时千、数百年,不仅遗迹犹存,而且仍服务于今世,其名犹直接或间接地使用,仍有生命力,这在世界范国内均属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