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原修复的原理

抗原修复的原理 ar修复是什么?

ar修复是什么?

ar修复是什么?

抗原修复(Antigenretrieval,AR)技术,建立在Fraenkel-conrat等人一系列生物化学研究,经1991年shi等人发展。抗原修复是指石蜡、冰冻、火棉胶、塑料切片免疫组织化学(IHC)前用胰蛋白酶、尿素、表面活性剂、微波缓冲液和金属盐等,使被掩盖的抗原决定簇或变性的抗原重新暴露或抗原性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过程。抗原修复能最大程度地恢复在制片等过程中损失的抗原性,使原来认为不能在石蜡切片上进行IHC的许多抗体获得了良好的染色结果,成为一种有效的补救措施。本文的目的是概述AR-HIC的发展、应用和标准化。

什么是肺癌免疫组化检查有什么意义?

什么是肺癌免疫组化检查有什么意义

免疫组化是在病理辅助诊断的一种方法,其原理就是抗原抗体反应,因为细胞表面都会存在特定的抗原,免疫组化就是将组织抗原修复之后。然后将外源性的特异性抗体滴加到组织中,抗原抗体结合之后再应用显色剂进行显色。免疫组化可以用于良恶性肿瘤的判断;同时还可以确定转移性癌的来源。

肺腺癌常用免疫标志物有TTF-1、Napsin A、CK7、肺泡表面糖蛋白(SP-A、SP-B)、Cam5.2等;肺鳞癌常用免疫标志物p63和p40、CK5/6、CK34βE12等。

TTF-1是肺腺癌最常用的免疫标志物之一,75\%~85\%的肺腺癌表达TTF-1,且常呈弥漫一致性的强阳性,约20\%的肺腺癌不表达TTF-1。

Napsin A也是肺腺癌最常用的免疫标志物之一,70\%~90\%的肺腺癌表达Napsin A,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均优于TTF-1,TTF-1和Napsin A是目前诊断肺腺癌最优秀的抗体组合之一。

SP-A、SP-B仅表达于约50\%的肺腺癌。主要见于分化程度较高的具有Ⅱ型肺泡上皮细胞/Calar细胞分化特征的腺癌,

Cam5.2是常用的低分子量角蛋白,包括CK8和CK18。

p63和p40是肺鳞癌最常用的免疫标志物。

CK5/6是肺鳞癌最常用的免疫标志物之一,75\%~100\%的肺鳞癌表达CK5/6。

免疫组化诊断技术的作用下,可较为直观的对病变部位病变程度、性质以及来源进行显示,为临床医师诊断提供极为重要依据,有助于对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以及优化。

本内容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胸外科 副主任医师 傅毅立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